柔性電子(Flexible Electronics)又稱為塑料電子(Plastic Electronics)、印刷電子(Printed Electronics)、 有機電子(Organic Electronics)以及聚合體電子(Polymer Electronics)等;是將有機/無機材料電子器件制作在柔性/ 可延性塑料或薄金屬基板上的新興電子技術。
在人們的印象中,有機材料,如塑料等,都是很好的絕緣體,很少有人會想到塑料也能導電。近年來,由于對導電高分子的研究有了新突破,有機材料可以從傳統的絕緣體變成可導電的半導體,柔性電子便應運而生。現代化學等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柔性電子這樣一門學科的發展。柔性電子制造的關鍵包括制造工藝、基板和材料等,其核心是微納米圖案化(Micro - and Nanopatterning)制造,涉及機械、材料、物理、化學和電子等多學科交叉研究。
柔性電子以其獨特的柔性/延展性低成本制造工藝,在信息、能源、醫療和國防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如柔性電子顯示器、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印刷射頻識別(RFID)、薄膜太陽能電池板、電子報紙以及電子皮膚(Skin Patches)/人工肌肉等。
柔性電子除整合電子電路、電子組件、材料、平面顯示和納米技術等領域技術外,同時橫跨半導體、封測、材料、化工、印刷電路板及以顯示面板等產業,可協助傳統產業,如塑料、印刷、化工和金屬材料等產業的轉型,提升產業附加值,因此柔性電子技術的發展必將為產業結構和人類生活帶來革命性的變化。
柔性電子技術是一場全新的電子技術革命,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并得到了迅速發展。美國《科學》雜志將有機電子技術進展列為2000年世界十大科技成果之一,與人 類基因組草圖、克隆技術等重大發現并列。美國科學家艾 倫黑格、艾倫·馬克迪爾米德和日本科學家白川英樹由于 他們在導電聚合物領域的開創性工作而獲得2000年諾貝爾化學獎。
相關評論 共0條